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来看,一般情况下女性职工50岁、女干部55岁、男性60岁时,就能从个人一直从事的岗位上退下来。若在此之前缴纳够了至少15年的养老保险,在办理好相关手续的情况下,就能按月领取到一定的退休金。这对上了年纪、身体素质下降、工作能力变差的老人而言,无疑是一大利好,一方面他们即使什么工作都不做,也有一笔养老金坐底,做起码基本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;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这一笔资金呈现逐渐上涨趋势,相应的可以更好应对我国现在逐渐加快的通货膨胀。
但凡事都有例外,不少灵活就业人员,由于个人的工作具有不稳定性,有时候经济收入不好时就暂停参保。因此在达到退休年龄前,缴纳的养老保险,可能连最低的15年标准都没有达到。让他们不享受退休金待遇显然不现实,但直接发放于其他人而言并不公平,容易造成资金的滥用、引发各种矛盾。那么问题来了,遇到这样的情况,当事人应该做点什么来弥补呢?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以下4个办法,在社会层面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:
第一,一次性补缴
根据当前的养老金缴纳水平,由个人选择缴费基数,然后一次性补缴,无疑是最方便的。可若人人都这样,那么我国养老金的资金缺口之大,可能是根本无法预料的。所以我国对符合条件的人群,有着相当严格的限制,各城市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,还会有不同的方针。具体的我们可以去当地部门进行询问,不过个人不要抱太大的希望,否则迎接你的大概率是失望。
第二,延迟退休
如果你差几年就能满足15年的最低标准,以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件事,完全可以自动申请延迟退休,等补缴够了最低年限,再从岗位上退下来。绝大多数有工作单位的人,都是这样做的,因为延迟退休的这几年,单位承担我们养老保险的大部分,自己缴纳的那一小部分,也根本不会给个人造成什么经济负担。
第三,退休后补缴
如果你达到退休年龄后,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,以至于不能再继续工作,就可以先退休然后再补缴够15年。这样做在法律层面上是允许的,但我们应当知道,在此期间,自己每个月是没有固定收入的,因此只能吃老本,或者花费另一半和子女的钱,相对而言比较适用于那些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。
如果你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,特别是那些在疫情当下的今天,没有存款的人,一定要谨慎选择这样做。
第四,转为居民社保
按照规定居民社保可以一次性补缴,因此那些怕麻烦的人,可以直接转为居民社保然后补够15年。但相较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,居民社保整体的待遇不够好,从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上,我们就能明显的看出这一点。